词语解释
侍郎[ shì láng ]
⒈ ?中国古代官名,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,地位次于尚书。
例兵部侍郎。
英assistant minister;
引证解释
⒈ ?古代官名。 秦 汉 郎中令的属官之一。 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郎中令, 秦 官,掌官殿掖门户,有丞。
引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光禄勋。属官有大夫、郎、謁者……郎掌守门户,出充车骑、有议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皆无员,多至千人。”
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:“五官侍郎,比四百石。本注曰:无员……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,宿卫诸殿门,出充车骑。”
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侍郎郎中》:“葢本执兵侍卫者。侍郎之官,至 汉 始有。”
⒉ ?古代官名。 汉 制,郎官入臺省,三年后称侍郎。 隋 唐 以后,中书、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。至 清 雍正 时,递升至正二品,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。
引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:“侍郎三十六人,四百石……主作文书起草。”
刘昭 注引 蔡质 《汉仪》:“尚书郎初从三署诣臺试,初上臺称守尚书郎,中岁满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”
唐 韩愈 《赠刑部马侍郎》诗:“红旗照海压南荒,徵入中臺作侍郎。”
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近者礼部侍郎 曾开 等引古谊以折之, 檜 乃厉声责曰:‘侍郎知故事,我独不知!’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书吏》:“自大学士、尚书、侍郎及百司尹,唯诺成风,皆听命於书吏。”
⒊ ?古代官名。 晋 制,诸王国皆置侍郎,大国四人,小国二人,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。
国语辞典
侍郎[ shì láng ]
⒈ ?职官名:(1)? 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,主更值执戟,宿卫殿门。东汉时尚书属官满一年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魏晋以来只称郎。隋朝又称侍郎,并置员外郎,炀帝时各部置侍郎一人,为尚书的副贰,而改各司侍郎为郎。唐改郎为郎中,以员外郎为之贰,历代因之。沿至清末,又改各部侍郎为各部副大臣。(2)? 晋时各王国皆有侍郎,大国四人,小国二人,主掌赞相威仪,通传教令。
英语ancient official title, assistant minister
法语ancien titre officiel, assistant ministre
同音词、近音词
- shī láng施琅
- shí láng石郎
- shī láng师郎
- shǐ làng驶浪
侍郎的组词
- zhōng láng jiàng中郎将
- wǒ láng我郎
- zī láng资郎
- zhōu láng周郎
- zhào láng棹郎
- zhū láng诸郎
- zhī láng支郎
- zhú láng竹郎
- zhòng láng重郎
- zhōng láng中郎
- zài shì在侍
- zhān shì瞻侍
- wèi shì卫侍
- zhí shì直侍
- zhà yóu láng榨油郎
- yǔ láng庾郎
- zǐ wēi láng紫薇郎
- zuò shì坐侍
- zhōng shì中侍
- zhù láng祝郎
- láng píng郎平
- zī láng赀郎
- zhuàng láng撞郎
- zī láng缁郎
- zhōu láng gù qǔ周郎顾曲
- zhì guǒ pān láng掷果潘郎
- chéng láng丞郎
- diāo shì貂侍
- hú shì鹄侍
- hù shì扈侍
相关词语
- zhōng láng jiàng中郎将
- wǒ láng我郎
- zī láng资郎
- zhōu láng周郎
- zhào láng棹郎
- zhū láng诸郎
- zhī láng支郎
- zhú láng竹郎
- zhòng láng重郎
- zhōng láng中郎
- zài shì在侍
- zhān shì瞻侍
- wèi shì卫侍
- zhí shì直侍
- zhà yóu láng榨油郎
- yǔ láng庾郎
- zǐ wēi láng紫薇郎
- zuò shì坐侍
- zhōng shì中侍
- zhù láng祝郎
- láng píng郎平
- zī láng赀郎
- zhuàng láng撞郎
- zī láng缁郎
- zhōu láng gù qǔ周郎顾曲
- zhì guǒ pān láng掷果潘郎
- chéng láng丞郎
- diāo shì貂侍
- hú shì鹄侍
- hù shì扈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