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十地
繁体
拼音shí dì
注音ㄕˊ ㄉ一ˋ
词语解释
十地[ shí dì ]
⒈ ?梵语的意译。或译为“十住”。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。大乘菩萨十地为:欢喜地,离垢地,发光地,焰慧地,极难胜地,现前地,远行地,不动地,善慧地,法云地。另有三乘共十地,四乘十地,真言十地等,名目各有不同。
引证解释
⒈ ?梵语意译。或译为“十住”。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。大乘菩萨十地为:欢喜地,离垢地,发光地,焰慧地,极难胜地,现前地,远行地,不动地,善慧地,法云地。另有三乘共十地,四乘十地,真言十地等,名目各有不同。参阅《华严经》卷二三、《成唯识论》卷九。
引南朝 宋 谢灵运 《辨宗论附答问》:“一合於道塲,非十地之所阶, 释 家之唱也。”
唐高宗 《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》诗:“萧然登十地,自得会三归。”
清 吴伟业 《庚戌梅信日雨过邓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还元阁》诗:“自居十地庄严上,道出三峰玄要间。”
吕澂 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第二讲:“《华严经》的思想,后来又有所开展,所谓‘十地’本是由之达到成佛的思想。”
国语辞典
十地[ shí dì ]
⒈ ?佛教用语:(1)? 依菩萨证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。即极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。也称为「菩萨地」。(2)? 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,仅次于佛果的境界。唐·高宗〈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〉:「萧然登十地,自得会三归。」
引《佛说十地经·卷一》:「唯诸佛子,我不见有诸佛国界,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。」
《西游记·第八回》:「悟时超十地三乘,凝滞了四生六道。」
同音词、近音词
- shí dì实地
- shī dì师弟
- shī dì失地
- shì dì释帝
- shì dí市籴
- shì dì柿蔕
- shì dì世弟
- shì dì筮地
- shǐ dí矢镝
- shì dì柿蒂
- shí dī石堤
- shì dì世谛
- shí dì石地
- shì dì室第
- shì dí世嫡
- shí dì时帝
- shí dì十帝
- shí dǐ实底
- shí dì食地
- shì dì諟谛
- shī dí施髢
- shī dì失第
- shī dì诗谛
- shī dí诗敌
- shī dì诗递
- shì dì侍弟
- shī dì湿地
十地的组词
- wò dì沃地
- zào dì灶地
- zhuó dì斫地
- zào dì皂地
- yì dì杙地
- zhǎn dì蹍地
- yòu dì宥地
- zhuān dì专地
- zhì dì掷地
- zhuāng dì庄地
- zhù dì住地
- zhuì dì坠地
- zhuó dì灼地
- zhú dì劚地
- zhí mín dì殖民地
- zhá dì札地
- biàn dì徧地
- zé dì择地
- zhù dì柱地
- zhǒng dì冢地
- wéi dì为地
- zā dì匝地
- wú dì吴地
- zhé dì蛰地
- zhí dì跖地
- zhuó dì卓地
- zhěng dì整地
- zěn de怎地
- shǔ dì属地
- zhòng dì种地
相关词语
- wò dì沃地
- zào dì灶地
- zhuó dì斫地
- zào dì皂地
- yì dì杙地
- zhǎn dì蹍地
- yòu dì宥地
- zhuān dì专地
- zhì dì掷地
- zhuāng dì庄地
- zhù dì住地
- zhuì dì坠地
- zhuó dì灼地
- zhú dì劚地
- zhí mín dì殖民地
- zhá dì札地
- biàn dì徧地
- zé dì择地
- zhù dì柱地
- zhǒng dì冢地
- wéi dì为地
- zā dì匝地
- wú dì吴地
- zhé dì蛰地
- zhí dì跖地
- zhuó dì卓地
- zhěng dì整地
- zěn de怎地
- shǔ dì属地
- zhòng dì种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