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荆山[ jīng shān ]
⒈ 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。漳水发源于此。山有抱玉岩,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。
⒉ 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。相传禹铸鼎于此。
⒊ 山名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。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。亦名覆釜山。
⒋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
引证解释
⒈ 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。 漳水 发源于此。山有 抱玉岩,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。
引《书·禹贡》:“导 嶓冢,至于 荆山。”
孔 传:“荆山 在 荆州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《禹贡》:‘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。’盖即 荆山 之称,而制州名矣。故 楚 也。”
⒉ 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。相传 禹 铸鼎于此。
引《书·禹贡》:“导 岍 及 岐,至于 荆山。”
孔颖达 疏:“《地理志》云:《禹贡》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。”
《后汉书·郡国志一·冯翊》 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 《帝王世纪》:“禹 铸鼎於 荆山,在 冯翊 怀德 之南,今其下﹝有﹞ 荆渠 也。”
⒊ 山名。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阌乡 南。相传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此。亦名 覆釜山。
引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 采 首山 铜,铸鼎於 荆山 下。”
⒋ 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怀远县 西南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《郡国志》曰:‘ 平阿县 有 当涂山,淮 出于 荆山 之左, 当涂 之右,奔流二山之间,西扬涛北注之。’”
《资治通鉴·后周世宗显德四年》:“帝驰至 荆山洪,距 赵步 二百餘里。”
胡三省 注:“荆山 在 濠州 钟离县 西八十三里,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,今 怀远军 正治 荆山。”
国语辞典
荆山[ jīng shān ]
⒈ 山名:(1) 位于山东省诸城县东北,也称为「荆台山」。(2) 位于河南省禹县西北。(3)位于河南省阌乡县南。也称为「覆釜山」。(4) 位于安徽省芜湖县东南。(5) 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(6) 位于湖北省南漳县西。
同音词、近音词
- jǐng shān景山
- jīng shàn旌善
- jīng shàn精善
- jīng shàn精赡
- jīng shàn惊讪
荆山的组词
- yǎn shān弇山
- wáng jīng gōng tǐ王荆公体
- wū shān巫山
- wǒ shān我山
- wèi guó shān hé魏国山河
- zhàn shān栈山
- zhě zhòu shān褶皱山
- zhě zhòu duàn céng shān褶皱断层山
- wú shān吾山
- zhuō jīng拙荆
- zuān shān钻山
- yì shān奕山
- zhuō tú shān涿涂山
- wáng jīng亡荆
- wèn jīng问荆
- zhēn jīng榛荆
- zhòng xū piāo shān众嘘漂山
- tú shān嵞山
- qīn cén shān嵚岑山
- shān yáo山肴
- yá shān厓山
- mì shān峚山
- qīn yín shān嵚崟山
- láng xié shān琅邪山
- zǔ shān祖山
- zhòng shān仲山
- zhōng shān钟山
- zhù shān铸山
- zhěn shān枕山
- zhōu shān gǎng舟山港
相关词语
- yǎn shān弇山
- wáng jīng gōng tǐ王荆公体
- wū shān巫山
- wǒ shān我山
- wèi guó shān hé魏国山河
- zhàn shān栈山
- zhě zhòu shān褶皱山
- zhě zhòu duàn céng shān褶皱断层山
- wú shān吾山
- zhuō jīng拙荆
- zuān shān钻山
- yì shān奕山
- zhuō tú shān涿涂山
- wáng jīng亡荆
- wèn jīng问荆
- zhēn jīng榛荆
- zhòng xū piāo shān众嘘漂山
- tú shān嵞山
- qīn cén shān嵚岑山
- shān yáo山肴
- yá shān厓山
- mì shān峚山
- qīn yín shān嵚崟山
- láng xié shān琅邪山
- zǔ shān祖山
- zhòng shān仲山
- zhōng shān钟山
- zhù shān铸山
- zhěn shān枕山
- zhōu shān gǎng舟山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