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定体[ dìng tǐ ]
⒈ ?支配躯体。
⒉ ?确定性质。
⒊ ?固定不变的形态或性质。
⒋ ?固定的体例、体式。
引证解释
⒈ ?支配躯体。
引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夫君子目以定体,足以从之,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。”
韦昭 注:“体,手足也。”
⒉ ?确定性质。
引晋 傅玄 《柳赋》:“参刚柔而定体兮,应中和以屈伸。”
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知微》:“魏元忠 本名 真宰,仪凤 中以封事召见, 高宗 与语,无所屈挠,慰喻遣之, 忠 不舞蹈而出。 高宗 目送之,谓中书令 薛元超 曰:‘此书生虽未解朝庭礼仪,名以定体,真宰相也。’”
⒊ ?固定不变的形态或性质。
引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三:“夫万物之化,无有常形;人之变异,无有定体,或大为小,或小为大,固无优劣。万物之化,一例之道也。”
宋 朱熹 《答柯国才》:“天理自然各有定体,以为深远而抑之使近者非也,以为浅近而凿之使深者亦非也。”
⒋ ?固定的体例、体式。
引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惑经》:“夫子 之修《春秋》皆遵彼乖僻,习其讹谬,凡所编次,不加刊改者矣。何为其间则一褒一贬,时有驰张,或沿或革,曾无定体!”
金 王若虚 《文辨》:“或问:‘文章有体乎?’曰:‘无。’又问:‘无体乎?’曰:‘有。’‘然则果如何?’曰:‘定体则无,大体须有。’”
元 王恽 《玉堂嘉话》卷八:“欧阳 不宜作《五代史》,合作《四代史》, 司马光 《通鑑》当列 东汉 为世纪, 欧阳 不宜作《十国世家》。呜呼!国家正闰,固有定体,不图今日轻易褒贬。在 周 则为正,在 金 则为闰,天下公论,果如是乎?”
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古体下》:“古诗窘於格调,近体束於声律,惟歌行大小短长,错综闔闢,素无定体,故极能发人才思。”
国语辞典
定体[ dìng tǐ ]
⒈ ?体,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则及要求。定体指语言形式运用上,固定不变的句法程式。
同音词、近音词
- dǐng tì顶替
定体的组词
- zhì tǐ质体
- zhǔn dìng准定
- zī tǐ姿体
- wú tǐ吴体
- wáng jīng gōng tǐ王荆公体
- zōu dìng诹定
- zé dìng择定
- zhuī tǐ锥体
- wén dìng文定
- zhèng dìng正定
- zòng tǐ纵体
- zhuì tǐ坠体
- zhuī tǐ椎体
- záo dìng凿定
- wài tǐ外体
- wǔ tǐ五体
- zhōng dìng钟定
- zhēn dìng贞定
- zhào tǐ诏体
- zhèng dìng证定
- zhào dìng肇定
- zhì dìng滞定
- zhuàn tǐ篆体
- zhuó dìng酌定
- zàn dìng暂定
- zhuàn dìng撰定
- zì dìng自定
- zhī tǐ枝体
- zuò dìng坐定
- zhào tǐ赵体
相关词语
- zhì tǐ质体
- zhǔn dìng准定
- zī tǐ姿体
- wú tǐ吴体
- wáng jīng gōng tǐ王荆公体
- zōu dìng诹定
- zé dìng择定
- zhuī tǐ锥体
- wén dìng文定
- zhèng dìng正定
- zòng tǐ纵体
- zhuì tǐ坠体
- zhuī tǐ椎体
- záo dìng凿定
- wài tǐ外体
- wǔ tǐ五体
- zhōng dìng钟定
- zhēn dìng贞定
- zhào tǐ诏体
- zhèng dìng证定
- zhào dìng肇定
- zhì dìng滞定
- zhuàn tǐ篆体
- zhuó dìng酌定
- zàn dìng暂定
- zhuàn dìng撰定
- zì dìng自定
- zhī tǐ枝体
- zuò dìng坐定
- zhào tǐ赵体